讨伐完原生家庭,也该干点正事了

2016-09-30 22:17:01585

作者简介:高浩容,台湾哲学咨商学会创始哲学咨商师、监事;历任大学讲师、MyPlus加分志顾问、上海优家画报特约作家。现同时就读台北市立大学教育学系博士班、辅仁大学哲学系博士班。2013-2014年于上海华东师大教育科学院任交换生。著有《心灵驯兽师》等多部出版品。文章来自公众号:心灵驯兽师(ID:studiomowen)。 

 

你关注的是亲子“问题”,还是亲子“关系”?

最近看了一档节目,内容是即将结为连理的小夫妻,和养育他们的父母,六口人进行一场为期十二天的旅行。旅行中揭示了夫妻之间的矛盾,而更多的镜头落在他们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。

我看到某些人,甚至某些咨询师分析节目中亲子的冲突,大体都是放在对父母的批判上。

这让我想起,有那么几年,坊间出现大量咨询师表面上是探讨亲子关系,实际上则是讨伐父母的角度,论断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。刚开始读这些书很痛快,好像自己内心的痛苦,生活的不如意都有了答案:“一切都是父母的错”。

通过这些书,我开始检讨和父母之间的关系,回忆他们曾经在我身上造成的不愉快。可是这对我和父母之间的关系非但没有正面的帮助,反而让我对他们更恐惧,甚至疏远他们。

当我和家庭的关系越来越疏远,我生活的焦虑并没有得到改善,该面对的工作压力还在那里,和伴侣的矛盾也不会因为我跟她说“问题不在我身上”便迎刃而解。

直到有天,我接触了一位和我爸年纪相仿的大叔,他和我谈论自己和父母之间的问题。但真正触动我的,却不是他和父母之间的矛盾,有次他跟我分享妈妈的话:“当年我要取现在的太太,我妈气个半死,说她没读大学,配不上做博士的儿子。可是现在我妈经常跟我说,幸好有惠珠(大叔的太太)在,不然生个儿子天天在外工作,一个人在家死了都没人知道。”

我突然意识到,“有天我会为人父母,而世间所有的父母也曾经为人子女”,当我们一味检讨父母的缺失,并且将自己的缺失归咎在父母身上,我们看到的只有更多问题,却忽视了家庭成员之间同时存在的爱、情感与一同走过的波折,并且不是只有为人子女的我们有生活上的各种困难,我们的父母也同时在面对他们日渐老去所要面对的病痛、离婚、丧偶与死亡等生命的考验。

即使我们的本意是解决问题,但当我们过份着眼于问题,却让我们的视野只看得见问题,与解答渐行渐远

问题是,“你真的想改变吗?”

哈佛心理学教授玛莉.派佛(MaryPipher)在《爱是回家的路》中,对咨询师告诫道:“将凡事贴上标签,的确是造成许多不必要问题的开始。”

派佛教授当年遭遇的问题,和我们现在遭遇的问题相似。部分媒体和咨询师做了太多标签化的阐述,最糟糕的结果就是将“爱”本身视为一种负面的东西,如“依赖”、“控制欲”、“情绪上的乱伦”、“沈溺”等词汇,混淆了常人对“健康的爱”原本的理解。

这为我们的社会带来一项负面影响,“当爱被冠上一种负面的诠释,我们等于在伤害那些有心相互帮忙的人。”好比某些父母,当儿女的问题过多的赖在他们身上,没事挑刺的文章都形同一种对他们的惩罚。

有些责怪是中肯的,而有些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责怪,将成长的挫折和个人的失意归咎于外在他人,将原因标签化的作法,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不愿正视自我的怠惰。

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洛.梅(RolloMay)在《爱与意志》便谈到这种标签化的危害

有人认为病人之所以变得心情轻松,是因为这些“名称”使他摆脱了个人应负的责任,就彷佛不是他要这样做,而是他的“无意识”要这样做似的……

但心理治疗的最大危险就在这里。

这时候名称于病人,不是被用来帮助他改变自己的处境,而是被用来代替这种处境。他因此站在一旁,靠医生的诊断、病症的名称和谈论自己的症状,来获得一种暂时的安全感,而无须运用自己行动的意志和爱的意志。而这就正好配合了现代人最重要的自我防御病──知识化,即用词句来代替自己的情感和体验

有时我们会遇到一些“职业”来谈者,他们可能读了很多坊间的心理类的书,或是看了许多位咨询师,因而很习惯用各种术语来表达自己遭遇的问题,好比:我和先生房事不和谐是因为“他的内在小孩还没脱离口欲期”、同事和我之间因为“人际界线”不清闹不愉快,等等。

我们听不到一位女士丰富的描述他遭遇的情况,以及她受伤的情感与情绪:“你不知道我有多生气,前天我开了一整天的会,会到家已经十一点了,结果才进厨房,就看到一堆碗盘堆在水槽里。那一刻我简直要疯了!我跟先生说过好几次,吃完饭要记得洗碗,但他就是不听,我又不是没事干。白天要应付公司的老爷子,下班还要应付家里的老爷子。我真的希望他多体谅我一点,可是每次我跟他说这些,他就只会嘴里'是是是……'的嘟哝,跟着呼呼大睡……”

少了这些基于事实的描述,咨询对话就剩下一些空洞的名词。好像我们能简单用几个字解释一个人的心理状态,标注人际关系遭遇的难题。彷佛只要知道那些名词,就等于知道问题出在哪里,然后我们便因此安心,因为我们有了一个可以告诉自己,告诉别人问题是什么的具体说词。

可是问题解决了吗,关系改善了吗?

我很坦白的告诉各位,并非如此,老问题仍在。

这种心态,就像某些学生写报告的模式:打开电脑搜寻能用的资料,列出书单。怀着兴奋的心情进图书馆,抱著书回家。那一刻给人一种满足感,觉得很快就能把作业写出来。这时一旦分心去做其他事,过了几天,我们发现书还堆在那里,作业没动,可时间早已无情的流逝,徒增写作业的压力。

故“一切都是父母的错”,乍听是个令人满意的答案,其实只是一个借口,让我们顺理成章的不去处理自己的问题。 

空气父母

“空气”是每个人生存所需的必要元素,无形无相,却又如影随形,以至于我们习惯到忘了他们的重要。

可是当空气受了污染,我们会立即有所反应,大声抗议。当空气质量恢复正常,我们回归原本的生活型态,继续享受空气的供给。

很多时候,爱我们的人就像空气,好比我们的父母,我们享受着他们的给予。当我们过得不顺遂,他们因为爱而包容我们的怨怼,扮演没有声音的受气包;当我们生活一帆风顺,我们反倒忽略家庭和谐背后的动力不光靠我一个人,而是来自家庭成员的共同付出。

个人问题并非全然是家庭问题,家庭问题更非全然就是父亲或母亲一个人的问题,每个人都得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。可是有些咨询师或媒体用独断的口吻表示:“你来自一个不正常的家庭。”或是“你的妈妈这样做,是一种想要操控你的表现。”过度简化了问题,公众因而无法通盘了解耸动名词下,各种心理概念的来龙去脉。

如派佛教授所言,这些欠缺解释的说法会影响读者,当年轻人的不幸都和父母有关,这种论调很快的就会得到年轻人的支持。加重坚持己见的来谈者们的“受害者心理”,他们对父母的积怨更深,离家庭更远,更感受不到父母的爱。

对此,我深感遗憾,毕竟原初许多对家庭关系进行反省的论点,提供因应之道的文章皆来自促进家庭与社会和谐的善意。但近来年,某些对父母不问因果的归咎,其实是一种孩子沉浸在“父母应该无所不能”的迷思里。

这些文章有意无意的忽略了一个事实:父母也曾经是孩子。且他们扮演父母角色的同时还身兼数职,可能是一位公司里的员工,某个人的兄弟或姊妹,并且和我们一样,他们也是某对夫妻的孩子。

大家都是同个井里的青蛙,父母和我们一样能力有限、心力有限

从成长的历程看,小孩变成大人,你很难找出一条真正的分界线,但一个人变成一个父亲或母亲,却决定在从孩子诞生那一刻开始。有些事情便是如此,不可能完全准备好,但我们不得不去做。

我们学着成长,或者正在学习如何为人父母,正如父母正在学着老去。以上这三件事,除非我们死了,否则皆需要用一生去学习。 

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“耐受力”

现代社会正面临家庭型态转折的重要时期,同时也是亲子观念革新的重要时期。这个时期的亲子关系特征,毋宁说是成人看待“儿童”的观念有了不同。

19年代初期,西方儿童心理思想大量引渡至中国教育圈,之后历经了数十年的教育与文化停滞。改革开放后,西方儿童心理与教育的思想再次受到民众的重视。对儿童的看法,逐渐从成人的角度,慢慢朝儿童自己的角度转变,教师和家长都开始学习尊重孩子自己的生活意愿。

百年后,这条聆听孩子依赖与认同的道路,从父母主导的一端,走向了另一个极端。在少数渠道的过份渲染下,依赖已被污名化为一种病,和父母过份亲近会招致不够独立的批评。

走向这个极端的结果,如积极心理学家马丁.赛利格曼(MartinSeligman)在《教孩子学习乐观》所言,尽管六零年代以前,儿童都是在注重学业表现、工作成就的文化中抚养成长,遭受许多批评与改革的声浪。理当在这之后的现代,儿童在“感觉好”、“自由放任”的文化中成长,应当更快乐,但研究却发现:过份强调感受的结果,造成儿童更为烦闷、较不乐观。

教育心理学家戴维‧艾肯(David Elkind)认为比起学习知识,学习如何建立个人稳固的认同感,以及情感上对人的信赖感,比知识更加重要。但艾肯、赛利格曼、派佛等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发现,注重情感教育、注重儿童内心感受,倡导自由与适性发展,不意味着家长该放下对儿童适当的管教。

儿童需要父母与其他成人的协助,学会有系统地对挑战,以及成功的可能性进行理性评估,学会特定的社交技巧与学习策略去取得成功,而不是轻易获得各种感受上的安慰、满足,以及疏于管教的养育方式。

父母教导我们发展出对于挫折的耐受力,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、积极奋斗的态度,做为未来成长的人格基础。

确实曾经一代父母因为他们有限的教育,以及社会价值观,他们过份强调了父母角色的管教部份,但随着时代的变化,家长也在进化,也在学习。但如果在这个环节,父母因为得到错误的讯息,而误将“放弃管教”当成对孩子好的观点,其后果可能是培育出耐受力一代比一代更低的公民。

所以我们还是需要父母对孩子的管教,只是需要修正管教的方法;正如我们还是需要家庭,只是我们需要重新建构家庭成员间的相处模式。

(文章完)

 

文/1879俱乐部 (1879计划网站引用分享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所有独家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)

 

报名1879计划,请点击我要报名

实时了解1879信息,请关注1879公众号